找到相关内容7464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的事师之道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的事师之道   宏慧   现在一切学问知识无不是通过老师的传授来获得。"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佛法也不例外。世间的学问或许可以通过自学获得知识。但还须以书本为师。但在佛门中单凭...充满别人的错误。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从广义上讲,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汉传佛教的大乘教法正是以六道为成就的道场。众生乃是修习菩提心的良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菩提心的修行也是建立在与...

    宏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2949377.html
  • 死的次第与识的灭尽

      死的次第与识的灭尽   法增比丘撰   凡夫的死   凡是生下来的都将会死,死后随其所造业,各自受生去。佛说:“业是土地,心是种子,渴爱是水分;有情为无明所矇蔽,为渴爱所缚,将会导至投生到... 我们不要以为人老了,不能修善,归依三宝即是大善,再修福德,才是临命終之时,心能依止的。不然临終心若恐慌,为恶业所催,自然堕落在恶趣,无可救药。   死的次第   根据[摄阿毘达摩义论]---[...

    法增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5373585057.html
  • 《菩提道次第纲要》胜观部分摘要

        《菩提道次第纲要》胜观部分摘要                 衮却格西讲授   既然成佛一定要修空性慧,修空性慧就要讲诸佛的见地、清净见,那诸佛的见地、清净见为何?一般而言,佛陀所教授的...了解不同宗派淋的安立点。虽然如此,但如果不能通达应成派的论典,往往会有个问题,就是安立世俗谛就不能安立胜义谛,安立胜义谛就不能安立世俗谛,这两个好像变成矛盾了。   关于证空性的次第,首先要在「差别事」...

    衮却格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82043259.html
  • 范古农答:三十二相请次第说。

    范古农答:一曰足平安相。谓足下安立,皆悉平满。犹如盒底也。二曰足下千辐轮相。谓足下毂网轮纹,众相圆满,有如千辐轮也。三曰手指纤长相。谓手指纤细圆长,端直庸好,指节参差,光润可爱,胜余人也。四曰手足柔软...

    范古农

    |佛德|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025711865.html
  • 截断烦恼明心性 次第修行惜人身

      人的执着心都特别强,私心都特别重,一提自己和自己的家、自己的儿女心就动了,就不一样了,别人的事情就不那么重视、不那么认真了,这就是私心吗!什么事都那么执着,自己这么安排、这么打算,然后就有很...

    达真堪布

    烦恼|般若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12/13194219449.html
  • 信佛的次第差别表现——初学者

    http://www.fjdh.cn/Item/30832.aspx
  • 结缘金刚萨垛观修次第3维DVD光碟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3/13021736248.html
  • 从“以身谤法”谈修行次第

    http://www.fjdh.cn/Item/85306.aspx
  • 苏州西园寺戒幢佛学研究所第二届道次第专修班开学

    2009年9月6日,江苏省苏州西园寺戒幢佛学研究所第二届道次第专修班正式开学,此次专修班共有学员21人,都是从第二届佛学进修班毕业的学员。通过两年的教理学习后,再升入道次第提高班,深入学习《菩提道次第略论》。他们以苏州西园寺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济群法师所讲的光碟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每两周齐聚西园寺做学习交流。 苏州西园寺戒幢佛学研究所第一届道次第班学员及来自厦门道次第班、西园道...

    佚名

    |佛教资讯|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9/18441490253.html
  • 联波活佛到北京居士林宣讲《菩提道次第摄颂》

    联波活佛宣讲《菩提道次第摄颂》 讲座现场 2009年12月12日,北京市佛教居士林在居士林维摩讲堂举办《菩提道次第摄颂》佛学讲座,北京佛教居士林导师哈尔哇·嘉木样洛周仁波切(世称联波活佛)应邀主讲。讲座结束后联波活佛还参观了居士林百益网、法物流通处及闭关中心,并与北京佛教居士林林长夏法圣居士进行了亲切交谈。

    佚名

    |佛教慈善|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12/06233695406.html